我對新竹教育大學 計惠卿教授的四個問題的回答
shian | 28 十月, 2007 01:34- 你會提醒:要帶領WebQuest的老師,哪些忠告?
- 學生們操作WebQuest的常見難題(困難處)有哪些?
- 你所知道的之"成功帶領WebQuest明師" 是哪幾位呢?
- 如果南投縣教育局 想要促成 "每一位"級任導師&科任老師(不是資訊老師喲~~) 都能夠成功地帶領學生作WebQuest,該增強老師們的什麼功夫呢?
94年一開始執行教育部的資訊種子學校計畫,我們是先嘗試以WebQuest的模式進行資訊融入教學(由台中市育英國中 王勝雄主任主講WebQuest主題探索課程理念介紹),也實際的請了一位本校教師教學演示和進行推廣這種教學模式,但第一年也僅此這一位教師(簡郁芳老師善變的容顏)有實際的將一個單元整個教學流程以webquest模式完成(第一年我們實際推廣及研習的時程只有94上半學期)。
第二年94年下學期,由學校行政力量要求每一學年提出一個以webquest融入課程教學計畫,而每一個學年的確都提供這樣的計畫,但其中有真正進行教學的也只有二位教師(金鴻黎老師狗貓兔一家親、沈佩君老師你所認識的端午節)。
95年上學期我們又繼續執行95年的資訊融入教學計劃,和本縣的資深輔導團員江明勳老師討論後,我的規劃有稍微改變方向,不再強力推薦或要求以webquest模式進行資訊融入教學。
Why?因為我們討論後認為webquest模式是比較精緻的可以進行非常深入的主題探索課程,但也因為如此,老師的製作準備花費的時間較久,或許導致教師採用的意願不高,我們退而求其次改採用『Internet Scavenger Hunt 網路尋寶活動』(江明勳老師主講),但是我還是再次邀請了二位教師(白永志老師台灣的區域與交通、楊書函實習教師文字大出擊)以webquest模式進行資訊融入教學演示,並舉辦了教學研討會。但學校其中亦有一位教師(黃愛惠老師)自發性的設計了一個webquest單元人間有情。
95年下學期,再次的由學校教務處推動,請教師們每一位提出自己的資訊融入教學單元計畫,但如何運用資訊融入教學的方式不限。教師們執行的情況如何呢?的確部份的教師也實際的嘗試以資訊科技融入自己的領域教學中,但是運用的教師比例,據我的觀察應該是不高,因為我們並沒有很強制性的要求教師都必須做到。
最後連我都不得不質疑,ICT融入教學是真的對教師、學生都是有著正面的助益嗎?
老師對於『ICT融入教學』必須付出加倍的時間和力氣,如果身為一位導師處理學生們每天的班級級務已經是疲於奔命,這時肯再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再自己的課程教材上做準備的老師,我想這一定是一位值得受尊敬的老師了。
描述完敝校這二年來推動資訊融入教學的實際狀況,我才可以對教授您提出的四個問題作回答。
1.你會提醒:要帶領WebQuest的老師,哪些忠告?
要製作出一個有深度有內容的WebQuest課程其實並不容易:
第一、你必須對自己要教學的課程內容非常瞭解,設計的活動又能夠真正的讓學生的學習達到預期的成效。
第二、你必須是一位真正的有教學熱忱的教師,否則您是不會花費比其他教師的時間在設計和準備課程的時間上,而且還無法預測這樣的教學活動是否成功,因為這是一種新的教法。
2.學生們操作WebQuest的常見難題(困難處)有哪些?
學生要面對的問題在於,他們並不熟悉這樣子的學習方法:講求獨立思考、歸納整理、同儕之間的合作學習,這些較高層次的學習能力,在台灣傳統一般教師的教學法之下,是沒有這樣子的學習氣氛與環境的。
但是,整個『老師教、學生學』的教學活動能不能成功,完全在於教師是否能夠先具備認知這些『高層次的學習能力』對於學生的將來學習過程是很重要的,而老師自己本身是否也已經做好這些能力的教導準備。
前幾個星期和敝校一位資深教師談論到:現在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很明顯的比前幾屆來的差,他是觀察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而有如此明顯的感受,那時我的想法是:
時代環境的不同造就了處於現況的學生能力也不同,他們有他們現在的優勢,也是以前學生所沒有的,過去的學生講求記憶背誦、而現在的學生卻依靠在網際網路上尋找答案。我們很難去下判斷,誰強誰弱!應該是無法比較吧!
3.你所知道的之"成功帶領WebQuest明師" 是哪幾位呢?
目前我尚未遇到這樣子的教師,但是我倒是認識敝縣一位教師,他對於資訊融入教學有著極大的熱忱、能力和經驗。也是負責推動本縣資訊教育重要推手之一,他是江明勳,這是他的網誌『嘰哩呱啦ACE』,從裡面的內容你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他的力量與熱忱。
4.如果南投縣教育局 想要促成 "每一位"級任導師&科任老師(不是資訊老師喲~~) 都能夠成功地帶領學生作WebQuest,該增強老師們的什麼功夫呢?
如果要能夠成功地帶領學生作WebQuest,老師的真功夫其實還是在於老師設計課程活動的能力,如何運用現成所有可利用的資源,老師必須清楚掌握,例如:家鄉社區的各種活動、自然、人文、科學氣息培養,這些都是豐富教師們教學的材料,所以資訊科技能力在這,其實並沒有佔據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,老師們只要具備知道如何快速尋找到網際網路上的教學資源,然後在加上基本的文書處理能力,熟悉網際網路現況的運用。如此就可以放手去做了!(而這個想法也就是當初我為什麼選擇了推廣Webquest作為敝校資訊融入教學模式的原因)
但計畫執行之後我才深深地感受到,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,會連帶牽涉到一些其他問題的核心!
Posted in
資訊教育 .
迴響: (3).
引用:(0).
靜態連結網址
«Next post |
Previous post»